当前位置:  > 篮球新闻 >

11月1日CBA第20赛季京开幕,规则调整引关注?

11月1日,CBA第20个赛季即将在北京启动。此次联赛迈入“弱冠之年”,队伍数量扩充到20支,但距离真正的职业化尚有差距。前日,中国篮协将男女篮新赛季联赛的发布会合并举行,却遭到了两大主要赞助商的回避,他们均未派遣代表出席。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赞助商们对这种合并发布会的形式感到不满,认为这样做不够专业。

当前,CBA对众多比赛规则进行了调整,这些改动大多是为了响应国际篮联的新规定,不过,教练申请“视频复核”的权力却是CBA首创。这一做法显然是参考了网球中的“鹰眼”挑战机制。中国篮协竞赛事务负责人张雄,也对这些规则变动进行了说明。

变脸之1

新规

末节单外援

新赛季的CBA联赛在外援安排上和以往几个赛季保持一致,每场比赛限定四节内可使用六人次外援,但新规规定最后一节只能派遣一名外援上场,亚洲外援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解读

给国内球员机会

对于这项新规,中国篮协竞赛办公室主任张雄说明情况如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CBA外援应用的政策表达了诸多看法,通过与中国国家队及各方的沟通,关于在CBA联赛最后一节只能派上一位外援的规则,在CBA联赛委员会上进行了周密商议,最终决定采纳此项规定,主要意图是借助这一政策调整,为国内本土球员提供比赛机会,特别是在比赛的重要阶段获得锻炼,从而助力我国篮球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外援使用频次对结果的影响各有不同,俱乐部引进外援还需处理合同等众多事务,若对其使用时长加以约束,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因此在不干扰亚洲外援现行规定的前提下,我们适度调整外援的出场时限,这算是初步的尝试,毕竟任何政策的变动都带有风险。

变脸之2

新规

回表到14秒

计时器从24秒变为投球计时器,当对方在球穿过篮筐后夺到前场篮板,投球计时器会重置为14秒,原先的规定是重置为24秒。

解读

使比赛节奏更快

张雄觉得,回表在14秒时开始抢进攻篮板球,是项重要的规则调整,会对篮球竞赛带来显著作用。这会缩短进攻环节的时长,让赛事进行得更紧凑,是五月国际篮联委员会确定的,他推测核心意图在于促进进攻,提升比赛的吸引力。这是国际篮联的出发点,盼望让竞赛愈发精彩。依照规章,新条例自十月一日起能够开展试验,确切的实施时机,各邦可依据自身境况另定时刻。

变脸之3

新规

可申请“回放”

CBA新赛季规则变化_末节单外援政策_cba 小外援 规则

新赛季CBA联赛,会尝试推行一项特殊规则,允许教练申请回看比赛录像。教练组每局比赛仅获准申请一次视频辅助,当对判罚存疑时可考虑申请;申请须在球停摆且成死球时进行;若申请成功,错误判罚将得以修正,且该次申请机会随之作废;若申请未获通过,提出方将扣除一次暂停名额,暂停次数耗尽则会被判一次技术犯规,因此申请前需审慎考量;若视频画面无法清晰呈现争议点,则维持原判,申请方仍保留后续申请资格。

解读

CBA的中国特色

这无疑会促使裁判更加公平地执行裁判,从而降低错判的发生率。张雄表示,新赛季CBA规则中的大多数调整都是依照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定,唯有教练申请视频回放这一项是CBA自主制定的规则。据他所知,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率先采用了教练申请视频回放的做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独特的规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CBA联赛注入新的活力。

变脸之4

新规

技犯1罚1掷

CBA新赛季,一名球员若两次被出示黄牌,将被取消本场比赛资格,此前的规定并无此项条款,针对技术犯规的处罚措施调整为一罚一掷,早先则执行两罚一掷的判罚方式。

解读

区别技犯和违体

新规加重了对违规球员的惩处,却降低了对手的获利。张雄说明:他个人认为,经过这些年实践,或许觉得过去两罚一掷(原有罚制)存在偏向,因此进行了修改。技术犯规数量日益增多,与蓄意违背体育精神的犯规存在差异,他视此为合理之举。

变脸之5

新规

扩大无撞人区

CBA现行规定明确,无撞人半圆区的弧形边界属于该区域范围,以往的规定并不包含这一点。具体来说,当防守球员的脚后跟碰到无撞人半圆区的弧线时,即便维持合法防守姿态,若与持球进攻者产生身体接触,裁判不会认定进攻方犯规。

解读

就是鼓励进攻

张雄表示,没有碰撞半圆形区域的弧形边线属于该区域范围之内,一旦防守方人士踏上此线并和进攻方人士产生身体碰撞,那么进攻方人士无需承担相应责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倡导进攻行为。对于这些新规,无论是我们的指导人员还是参赛选手,乃至我们的判罚人员,都必须要经历一个熟悉的过程,我们只是期待他们能够尽快完成这个适应阶段。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欣欣

标签: cba小外援规则 
集锦VIDEO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