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篮球新闻 >

腾讯续签NBA至2025年 背后是金元魔力?没那么简单?

一纸通告让2019年体育版权市场最大的悬念盖棺定论。

29日上午,NBA与腾讯共同宣布:

腾讯将持续担任NBA中国数字媒体独家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有效期直至2025年。

尽管外界盛传腾讯与阿里之间涉及高达十五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尚未获得官方确认,不过双方在版权领域的竞争已经引来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场角逐预示着腾讯将在国内体育内容平台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那么拿下NBA的背后是金元的魔力?恐怕并不那么简单。

腾讯直播nba_腾讯NBA版权_阿里争夺战

头部资源,谁都想吃一口

这恐怕是NBA版权在中国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

也许大家还清楚2015年开头腾讯以五个亿买下2015至2020年NBA播放权的事,那笔交易首次让国内观众体会到版权价格的高昂程度,不过现在看来就不再那么令人咋舌了,毕竟阿里巴巴也加入了竞争行列,成了腾讯强有力的竞争者

一方面,在体育版权领域,腾讯一直主打篮球的头部资源。

调查表明,中国篮球迷对NBA的关注度达到83.8%,由于天生具备的篮球热情,以前腾讯公司对足球版权的竞争并不积极。

另一方面,多年下来,腾讯的相关组织及内容乃至会员机制都依托NBA发展壮大。

据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透露,

腾讯体育内部员工中,参与NBA项目的人员比例接近半数,非常可观。如果没有NBA版权,那将如同从根基处抽走水分,导致实力大减。相反,如果能够保住NBA版权,就表示公司依然能够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由于NBA拥有丰富的资源,当新一轮合同周期开始时,很难确保不会出现新的竞争者加入。

去年就已流传消息,下一阶段NBA的转播权将是腾讯、阿里巴巴以及咪咕等公司竞相争取的目标,今年三月,NBA中国与阿里巴巴宣布深化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高管蔡崇信出任NBA中国董事,此举加剧了外界对阿里巴巴意图的揣测。

实际上,自2019年起,阿里巴巴在体育版权领域的兴趣变得十分显著,远超从前。就足球而言,阿里巴巴与苏宁就PP体育的潜在合作,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篮球而言,各种消息表明,阿里巴巴已经投身于与腾讯争夺NBA版权的竞争中。

阿里巴巴拓展体育版权领域的目标显而易见,旨在提升自身在体育内容渠道中的影响力,同时还有一套明确可见的盈利规划,

利用体育内容为阿里的电商平台导流。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年龄介于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的中国球迷群体比例非常可观,达到了67.1个百分点,同时,女性观众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她们观看赛事的平均时间长度已经超过了男性观众平均观看时长的五分之一,具体比例是51.4个百分点。

就目前的市场运作方式来看,阿里巴巴不希望只是默默观看NBA的精彩赛事。从长远的发展蓝图考虑,这种置身事外的状况也并非其目标。

腾讯直播nba_腾讯NBA版权_阿里争夺战

腾讯的NBA演播室。

腾讯的优势在哪?

腾讯直播nba_阿里争夺战_腾讯NBA版权

不过NBA管理机构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决定不聘用阿里,转而挑选了腾讯。

腾讯真的赢得了这场价格竞争吗?有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给出的报价同样不低,那么NBA最终看重的是什么呢?

必须承认,腾讯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

腾讯已经握有NBA版权多年,期间聚集了大量用户,同时团队管理版权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此外公司自身的平台条件同样非常突出。

借助腾讯体育、腾讯网、腾讯视频这些数字平台以及微信、QQ、微视等社交渠道的相互配合,它在体育资讯的流转扩散上,表现得比其他对手要出色得多。

2018至2019年度的NBA赛季已经收官,有近5亿观众借助腾讯渠道观赏了联赛的现场直播和相关视频内容,这一数据较2014至2015年度的记录高出将近三倍;此外,超过两千一百万观众通过直播方式守候了2018至2019赛季NBA总决赛的第六场对决。

而《年度大数据报告》表明,2018年全年,腾讯的NBA用户使用了5亿件道具,用户忠诚度方面,长期市场培育的腾讯远非毫无基础的阿里可以相比。

从用户感受角度分析,2018年腾讯体育播出的NBA比赛总共举行1491场,其中免费场次有418场,占总比赛数的28%比例,说明非付费者即使排除停赛日,每天也能看到1.8场赛事,而高级会员每天则能观看6.3场对决。

腾讯除了直播NBA赛事,还制作了围绕篮球联赛的多档自制内容,这些节目能够满足各类观众的观看偏好。

去年面世的库里专题影片《三分信念》收获了广泛赞誉,稍早前问世的《NBA传奇》总观看人次已突破两亿,至于像《超级企鹅联盟》这类以篮球为核心的联赛和真人节目,它们在事实上完成了类型融合,触达了数量庞大的篮球爱好者群体。

腾讯NBA版权_阿里争夺战_腾讯直播nba

女主播也为腾讯NBA吸粉不少。

NBA推广,用户才是核心

在这场重要竞争里,很难断言阿里巴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拓展NBA的权益,不过,以往合作带来的良好记录,显然让腾讯获得了NBA更大的信任。

张墀驹作为NBA中国区的负责人,反复强调腾讯体育的转播工作,认为其播出强度和传播手段,可以和ESPN相提并论。

另一个数据则显示,

合作腾讯之前,NBA在中国网络上的覆盖面为1.8亿,合作腾讯之后,NBA在整个网络中的独立用户数已经增至4.3亿。

凭借对NBA的成功管理,腾讯体育在五月时,其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增长到四千七百七十一万(信息源自官方统计),这一数字使它在中国体育类网站中位居领先地位,然而,阿里巴巴在过去几年里对体育版权领域缺乏关注,这成为了它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

内容运营上既无经验可循,体育用户层面也缺乏足够的基数。

经过对比分析,联盟最终会选择信任配合默契的旧搭档,而不会冒风险接纳新球员。

必须承认,NBA关注的不只是版权收益,这个成熟的职业联盟非常懂得如何运作,只有更周到地服务参与者,才能让收益达到最高,如果因为参与感受变差导致NBA在中国的传播受阻,那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毫无疑问,即便外界盛传的五年十五亿美元数字未必准确,新一轮合作的价格必然持续攀升,因此公众更加密切地注视着腾讯未来的经营策略,要知道在中国体育产业领域,怎样依靠收益来平衡庞大的版权支出始终是一个难题。

腾讯系作为网络企业,从篮球联赛获取的访问量收益确实可观,不过唯有成功管理才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更为有力地证明其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NBA在美国本土创下了9年2400亿美元的销售纪录,这一金额是上一个合同周期总额的三倍,由此可见,NBA在处理相关事宜时显得相当公平。

标签: 腾讯直播nba 
集锦VIDEOS 更多>